回到主页

第九章 清明会

时光飞驰,转眼间一年多过去了,孩子们早习惯了书院生活。暗明德成绩优异,冯三娘常常鼓励孩子好好学习,长大了在道观谋个差事,做个帐房先生,管事什么的。暗明德基本上每天早晨第一个到教室,教室的墙壁上挂着几个竹筒,暗明德在竹筒内加上清水,插上他采的野花,让老师和同学在花香中度过一天。

导江县要举行清明会了,对于周围县城而言,清明也是重要节日,问道书院放了假,大家都要去观礼朝会。

导江县清明节会举行祭祀、放水、商业集会、观灯,成都会派遣官员下来主持典礼,何伶珑的大伯也在其中,所以何老太收到观礼请柬。

君不见秦时蜀太守,刻石立作五犀牛。自古虽有厌胜法,天生江水向东流。蜀人矜夸一千年,泛滥不近张仪楼。吸取前人治水的经验和教训,李冰父子修建了湔堋,从此成都平原水旱从人,沃野千里,开启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新时代。

成都知府作为主祭官带领众官员,着官服鱼贯进入崇德庙,上香后,主祭官诵读:“维神是德,作求兴利除弊。作堋穿江,舟行清宴。灌溉天府,沃野千里。膏腴绵洛,至今称美。盐井浚开,蜀用以绕。石人镇立,蜀害以消。报崇功德,国朝褒封。“众人三拜之后,步行到鱼嘴,这儿早搭好棚帐,坐了一排贵客嘉宾,何老太带着何伶珑也在其中,有个与何伶珑年纪差不多的男孩也在那儿,贵公子打扮,不断找何伶珑搭话。周围民众人山人海,站着围观,冯三娘和暗明德也站在人群之中,暗明德站在那儿,有点忧郁地看着何伶珑,第一次深深感到两人的差距,他看到那个与何伶珑谈话小公子的时候,开始嫉妒了。由于士兵的守卫,平常老百姓无法靠近贵宾区。

知府一声令下:“开水!”差人们敲锣打鼓,百姓欢呼雷动,堰工们砍开竹索,拆开杩槎,江水汹涌流入岁修后的内江。差人们牵来骏马,成都来的官员们在账内脱下官服,摘下官帽,里面都穿着劲装,跳上马后奋力向成都方向骑去,随从紧跟其后。根据习俗,放水后他们越快回成都,今年收成就越好。首先骑马进成都城门的官员本月底要加三成俸禄,记功一件。最后进城门的要请大家吃酒,万一今年收成欠佳,还有背黑锅的风险。成都知府都六十岁了,眼睁睁看着属下一个个骑马超过他,拱手对他说“得罪!”就一溜烟地跑了。他寻思着这规距也该改一下,明年六十岁以上的官员可以坐马车回来,这骑马比赛,还是让年轻人去比拼吧!今年他也不担心,有个年纪和他差不多的幕僚,跟在他身后,唯一的任务就是保证比知府迟入城门。

成都官员离开后,百姓们在内江边用竹杆打水,用石头打水漂,跑到临时设置的戏台下看戏,或去杨柳河边朝会。冯三娘发现孩子没有她想的快乐,对暗明德说:“我们去朝会,那儿有许多小吃,你想吃什么娘都给你买。”

杨柳河边平时就很热闹,清明会期间更是人挤人,河畔两侧一家挨一家摆着临时建立的商铺,分为一个又一个区,有卖家具的,有卖农具的,有卖衣服鞋袜,有卖首饰珠宝,有卖蜀绣,有卖玩具,有卖小吃等等。母子两人来到小吃区,冯三娘买了两碗豆花,和儿子坐在铺子里吃豆花,突听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:“哟,那不是冯小姐吗?”母子循声望去,只见一个尖嘴猴腮,穿一身花绸衣,又土又丑,流里流气的年轻男子站在面前,后面还有两个小弟,三人都是满口酒气,一副找事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