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陵之战,是高欢军事集团与尔朱家族的一次大决战。高欢以三万步兵,两千骑兵迎战尔朱家族十几万军队。连高欢本人也没有把握在这次战争中全身而退,他都在考虑自己的墓志铭了。
作战之前,高欢下令断了所有退路,亲率三万步兵正面迎击十几万敌兵,自然不是对手,向山上败退,尔朱大军在后追击,中了高欢的骑兵埋伏。一支骑兵由高欢堂弟高岳带领斜冲进尔朱大军,另一支骑兵由高昂带领。高昂带领的一千骑兵是自家部曲,全副武装的重骑兵。他手握长槊,带领虎狼之师横扫过来,直接把尔朱军队截成两段。高昂的神勇和重骑兵的威力给在场的人深刻印象,从那时起,高欢决心要建立一支自己的重骑兵。韩陵之战,以高欢胜利告终。
转眼间高澄已经十五岁了,他十五岁生日的时候,高欢把大儿子带到军账,军帐聚集二十多名将领,包括段荣、斛律金、窦泰、彭乐、慕容绍宗等。高澄注意的是自己的好友段韶(段荣之子),斛律光(斛律金之子),其中段韶是高澄的表哥,大他五岁,与他关系非常亲近。段韶与斛律光被视为军中明日之星,高欢鼓励大儿子与他们交好。段韶与斛律光是惺惺相惜的好友,也是激烈竞争的对手。段韶不光武艺高强,而且长于智谋,性格温和内敛,此时斛律光是个桀骜不驯的少年,时刻不忘把段韶毒舌评论一通。
高欢对诸将说:“诸位兄弟子侄,经过几年准备,本王想成立一支精骑。现在想挑选一将带领这支军队。我在帐外铁笼关了一只黑熊,谁能徒手打败或杀死这头熊,谁就是头领。“众人一听,觉得新鲜,嚷嚷要见这头熊。高欢带领众人,走出军帐,登上高台,请大家就坐。高台下栏杆内有一铁笼,铁笼里关一头大熊,见了众人,长嗥人立。众将想到的徒手斗熊的第一人选,就是高昂,他被封为司徒,现在正带着他的部曲镇守新国都邺城。
高昂率部曲离开晋阳的时候,晋阳众将都松了口气。高昂是大魏第一猛将,强将手下无弱兵,他驻守晋阳的时候,他手下的汉人士兵常和鲜卑士兵打架。鲜卑将领刘贵看不起汉人,说汉人役夫命值一文,高昂一听大怒,立即动手要打刘贵,众人拦住高昂,刘贵逃回自己的军帐。高昂哪忍得下这口气,全身披挂,点了两百名骑兵,直接闯到刘贵的驻地,点名要和刘贵单挑,刘贵不敢和他单挑,那明摆是送死。高昂久久不见他露面,破口大骂刘贵是个缩头乌龟,命令手下骑兵冲进去,直接把刘贵的军帐踏平。幸亏高欢首席谋士司马子如及时赶到,赔笑给了高昂一堆好话,把刘贵骂了一通,消了高昂心火,他才领兵回营了。
徒手斗熊的第二人选,就是彭乐,他一身蛮力,在战场上如无人之境。彭乐意外沉默了,他妻子怀孕八月,变得唠唠叨叨,多愁善感,对他无比依恋,每天他要出门的时候,妻子都劝他少冒险,千万别让她当寡妇,让未出世的孩子没爹。彭乐现在只想平平安安把自己第一个孩子搂在怀里,享受天伦之乐,没有徒手斗熊的打算。
高昂和彭乐是牛人,高欢账下还有个很牛的人,就是镇守河南的大将侯景,他个儿不高,还是个跛子,公然宣称:“高昂、彭乐勇猛是勇猛,可惜智谋不足,就是两头在林中乱闯乱叫的野猪。”他不怕高昂听了这话,带重骑兵来找他的麻烦。除了高欢,谁都不在他的眼里。
一阵沉默之后,一位年轻将军步出人群,向高欢施礼:“未将愿意一试。”高欢定睛一看,原来是他的侄儿段韶,高欢犹豫一下,他传段韶、斛律光两个年轻人来,是让他们开开眼界。他手下泥腿子、半桶水将军众多,象段荣、段韶父子这样全面型人才凤毛麟角。段家五世为将,段荣、段韶自小接受严格军事训练,博览群书,段韶十五岁跟随高欢出征,高欢运筹帷幄的时候,他出谋划策,是个智将;高欢冲锋陷阵的时候,他陪在高欢身边冲杀,是个悍将。高欢希望把他培养成晋阳军二代统帅,不希望他去徒手斗熊。斛律光见段韶站了出来,哪甘落在他后面,马上站了出来:“未将愿意一试。”高欢转念笑到:“自古英雄出少年,再拉一头熊来,你俩一起上。”